2025-02-10 文・李郁欣
從2024年開始,群光電子辦公室的電視牆上,出現了一個特殊的儀表板,即時顯示捷克、中國蘇州、東莞、重慶等生產據點的最新減碳數據。
這就是群光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的決心。
2022年,群光便完成主要生產據點的溫室氣體盤查,並通過查證機構認證。然而,在一次次盤查中,群光發現,由於各地查證機構對水、電、燃料的盤查方法、排放係數及範疇範圍都不同,導致數據統整複雜化,成為管理上的難題。
舉例來說,如果單純依靠人力做盤查,光生成清冊,就需要兩週以上。更嚴重的是,碳盤查數據不夠即時到位,大大增加治理難度。
於是,群光隔年啟動了三年數位化碳管理系統建置計劃。歷經無數次跨部門、跨國跨廠區的會議,不斷對焦需求、統整數據,逐步建立內部系統。
三年磨一劍!專業能力也要跟上
現在,員工只需輸入原始水、電、燃料等數據,系統就會立即帶入不同的計算方法學與係數。完成盤查同時,也統計出排放熱點、視覺化統計數據,幫負責人進行績效管理,擬定後續策略。
不靠人工輸入,群光更進一步將盤查「自動化」,藉由API的串接,系統就能自動參照既有資料庫,如供應商管理系統、員工出勤系統,提升資料呈現的即時性。
上路至今,原本需兩週以上才能搞定的排放清冊,如今僅需一週就能完成,不僅大幅減少文書處理時間,員工也能專注於更具價值的減碳計劃。
接下來,群光計劃在2025年將這套管理系統擴大到供應鏈,納入特定供應商的碳績效管理。
為了確保碳管理專業力,群光也積極推動員工培訓。要求各事業部推派人員參加ISO-14067產品碳足跡認證,公司也和工研院合作,60位員工耗時16週,完成了氣候變遷種子訓練計劃。
從系統的建置、推行,再到員工能力的全面提升,群光電子已邁出穩健步伐,全面向淨零目標衝刺。
轉自 天下雜誌 https://csr.cw.com.tw/esgaward/article/3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