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.04.08 工商時報 袁顥庭
工研院8日舉辦第四屆「ITRI NET ZERO DAY打造能源效率新勢力」論壇暨特展,邀請跨領域產業專家,共同探討如何以數位科技打造完善能源效率解決方案,並接軌國際趨勢攜手產業建構氫氨產業鏈。
經濟部次長何晉滄表示,近年經濟部積極推動產業能源轉型、節能措施及製程改善,過去5年能源效率年均改善率達到5.4%。此外,亦推動「深度節能推動計畫」,藉由導入能源技術服務業(ESCO)商業模式,並修正產業創新條例,提供企業購置節能減碳設備投資抵減,以加速企業設備汰舊換新。
環境部次長施文真表示,謝謝國發會支持設立綠色成長基金以資金挹注投資,預計第三季就可讓相關新創企業申請投資。此外,環境部已跟全臺灣28所大學合作開設綠領人才培訓班,鼓勵剛出社會的學子或勞工參加,為產業孕才。今天非常感謝工研院以節能或負碳排的技術幫助產業提升能效,是為氣候變遷提供解方的最佳典範案例。
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,政府跨部會合作推動20項旗艦計畫,以及在臺南設置「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」,並預計至2030年政府預算將投入超過新台幣1兆元。此外,針對全國碳排比超過50%的製造業,政府也將從能源轉換、製程創新與循環經濟三大策略著手,降低碳排並強化產業競爭力。
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,臺灣作為全球供應鏈重要一環,必須透過能源效率提升、再生能源應用與低碳技術創新,掌握產業轉型契機。本次論壇以「打造能源效率新勢力」為主題,聚焦數位科技如何提升能源使用效率,並展出許多關鍵技術。
活動現場展出逾30項創新技術與服務,涵蓋氫氨、AI人工智慧及循環再生等應用。
轉自 工商時報 https://www.ctee.com.tw/news/20250408701709-430502